4月29日,市城建局党组成员、二级调研员李济春带队赴市中级人民法院,召开“法院+城建局”诉调对接座谈会,共同推进建设领域民事纠纷多元化解工作。市中院审委会专职委员刘文琳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参会。
作为行业治理重要举措,市城建局于2024年11月指导成立郑州市建筑业人民调解委员会(简称“调委会”),构建“司法+行业”双轨协同机制,制定调解规则及调解员管理办法,打造“行业专家技术支撑+司法程序效力保障”纠纷解决模式。目前,调委会正组建首批调解员库,拟于5月聘任建筑工程师、注册建造师、资深律师等专业人才,同步开展企业走访和行业宣传,推广调解在工程欠款、合同履约等纠纷中的低成本、高效解纷优势。
座谈会明确,市中院将从三方面提供司法支持:一是加强业务指导,指派法官参与疑难案件研讨,围绕工程价款结算、质量责任认定等问题提供法律指引,开展调解协议风险防控等实务培训;二是优化诉调对接流程,建立案件委托机制,对适宜调解的建设工程纠纷优先分流至调委会,实现调解与诉讼程序信息实时共享、进展双向反馈;三是开通司法确认“绿色通道”,对调委会调解协议实行优先审查,7个工作日内完成司法确认,强化协议法律效力。
刘文琳强调,双方需加快出台诉调对接工作规程,明确各环节操作规范和时间节点,同步建立调解员监督激励机制,通过绩效评估提升调解专业化水平。
李济春表示,市城建局将以此次合作为契机,推动建立联席会议、信息通报制度,协同法院完善“调解—确认—执行”全流程衔接,探索源头预防机制,将矛盾化解在前端。下一步,市城建局将联合市中院推进调委会线上平台建设,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典型案例和政策解读,提升企业认知度;同时加强与区县综治中心对接,推动专业调解力量下沉,为建筑企业和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纠纷解决服务。